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能成为家具出口强国吗

发表于2006-12-15
中国家具业的整合已是必然趋势,要集体捆绑到国外。目前中国家具70%是在本土消化掉的,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生产的家具80%都是出口的。面对巨大的国际家具市场,许多亚洲国家也都想分一杯羹。中国的家具要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强势,必须坚持品牌的创新和打造,因此中国家具行业的整合已时不我待。
发表于2006-12-15
前不久,有则新闻说一个美国家庭主妇有感于周围的中国制造太多了,便开始抵御中国货。一个星期之后,她的生活被弄得疲惫不堪,最后又不得不购买中国货,并对外宣称没有中国货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家具出口虽然还未及中国服装、皮鞋等形成较大气候,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具企业觊觎国外这个大蛋糕。2005年是中国家具出口再创辉煌的一年,据中国家具协会的统计,2005年我国出口家具总额为137.67亿美元,居世界前两位,出口增幅为32.98%。而同期我国家具进口量仅为6.7亿美元。
发表于2006-12-15
1、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在知名企业的带动下,中小企业与其配套发展。 
2、产业结构集群化,形成了各地特色区域经济,利用当地原有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浙江海宁沙发,利用当地原来做皮衣的资源与技术优势,现在发展到2亿的块状经济体。 
3、产品向功能化、多元化转变,产品的种类和市场不断细分,出现了实验室家具、卫浴家具、儿童家具和老年家具,新材料和天然材料不断应用到家具的生产中。 
4、产业结构更加专业化、梯度化,企业改变以前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模式,进而向产品更加细分、专业化更强发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加细分,呈现梯度化趋势。 
5、家具行业竞争激烈,其他行业资金不断进入家具行业,小、散、乱现象严重。 
6、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利润低下。 
7、创新不够,同质化严重。 
8、贴牌生产占主流,自主品牌缺乏。
发表于2006-12-15
低端产品利润雪上加霜 
你知道洋家具进入中国市场卖什么价吗?中国高端家具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北京新开达芬奇超市,一张西班牙石床22万元,一套法国古典沙发30万元,意大利矮柜标价高达68万元。开业第一天,成交了11笔交易,销售额1800余万元,平均每笔成交额高达160多万元。上海全进口的美国餐厅系列家具15万元,意大利书房家具50多万元,卧房家具80多万元,德国床垫15万元……广州洋家具的价格,与北京、上海差不多。一套西班牙王室家具珍品售价200多万元。据北京媒体报道,一张西班牙石床,一天能卖七张,普遍反馈是人家的东西值这个价。 
相反,你知道中国家具出口让洋人赚多少钱吗?中国出口到日本的4尺床(含床垫),中国价105美元,日本价1250美元,12倍。一套实木餐桌椅出口价30美元,欧美同质一套实木餐桌椅要卖300美元到400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家具,少则加3到4倍,多则加4至6倍。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电脑桌、木床,价格都加5倍。宁波和广东出口的仿古类家具,洋人花1万人民币买进,到国外就卖1万美元。他们的利润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低端产品惹的祸。我们再来看看沃尔玛在日本的经营教训。三年前,沃尔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进了日本市场,但便宜的价格对日本人的吸引力却是有限的,到 2004年,沃尔玛的日本业务净亏损1.189亿美元。痛定思痛,沃尔玛总结出物美价廉并不总是真理的教训,决定调整销售战略,将高端产品摆上日本沃尔玛的货架。 
在良好的增长势头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家具是在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低价位的摇篮里成长壮大的。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制造大国,但中国家具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产品也属于中低档,因此,面临着国际上游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压力,中国家具的低利润更是雪上加霜。
发表于2006-12-15
尽管中国家具生产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增长速度过快、中低档产品过多、原创力不足、流通领域规模小等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一味靠跟风仿制,以致出现国内家具款式周期远比国际周期短的怪现象:国外一个成熟的家具款式流行期在5年左右,而近年来国内家具款式却以3个月左右一款的速度更新换代。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家具低利润的背后,大部分企业一味靠跟风仿制。国内整个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类企业互相仿。许多企业认为抄袭很正常,甚至有妄言,不抄,我能活吗? 
据业界人士分析,造成行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准入门槛低;设计研发人员短缺。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不少设计院校、设计师与厂家联系不紧密,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在家具大省广东,有近1万家家具企业,而拥有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却不足1000人,换言之,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1名设计师。而通常每家家具企业至少需要3至5名设计师,由此推算,仅广东一省就至少短缺3万名家具设计师。 
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普遍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涉外知识产权诉讼。2004年美国对中国的木质卧房家具进行了反倾销诉讼,涉及金额高达10亿美元。事件发生后,行业集体喊冤,因为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是以贴牌生产出口美国,特别是广东一些家具企业,几乎成了美国家具商的幕后企业。 
设计师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具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有生命力。要做大做强,就要鼓励设计人员创新与出彩,创新、继承、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发表于2006-12-15
有意思的是,2004年美国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终裁,反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家具的关注,推动了价廉物美的家具出口,其中出口欧美、非洲及澳洲等国均增长60%以上。中国家具多元化的出口生产倾向,再加之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刺激了国内一些地区家具产业的急速膨胀。但出口增速过快,并非好事,已逐步显露出国际贸易的后患。 
2004年中国家具总产值超过2600亿人民币,是1978年的近20倍;家具出口首次超过100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家具生产大国。 
但是,中国家具行业一直存在小、散、乱现象。据2005年中国家具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家具消费处于低水平,人均年家具消费8.6美元,同时国内家具行业也步入了微利时代。国内许多厂商又没有出口权,所以只能在国内市场展开价格大战,教训相当惨痛。另外,由于今年中国进口家具关税税率下调为零,高价木制家具进口量显著上升。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说,国外除了直接向中国出口家具外,还在中国投资生产,已占据国内中高档家具市场,这会对国内厂商形成冲击。 
可喜的是,世界顶级的意大利家具制造商与中国同行也在积极组织国际品牌商、制造商、设计师和采购商四大主流商家,以合作营销国际市场的方式,成立新市场联合体,为中国家具建立系统的买家数据库,从而促进扩大中国家具的出口。
发表于2006-12-15
中国家具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同行惊讶,但法国巴黎国际家具展亚洲总裁却说:中国家具如希望在世界家具市场更有作为,就不能仅靠低廉的价格取胜,还要靠质量和设计,打出自己的品牌。有品牌的中国家具不愁销路,只要认认真真把产品做好,就不怕没人买。 
目前,中国制造存在着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以高投入高能耗的增长模式,以低价和产品数量扩张取胜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春季)》中就指出,中国不鼓励企业通过简单的出口数量增长来开拓国际市场,而是希望通过技术进步逐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出口。 
众所周知,家具行业个性化和时尚化很强,企业和产品都需要良好的品牌来打造,家具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量的资金,项目上马比较容易。因此,没有品牌就成了中国家具的风湿,只要有风吹草动,中国家具的脆弱就暴露了出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