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转载]瑞星------"误杀门"最大赢家!

发表于2007-05-28
转载:近来诺顿发生误报,导致部分用户系统错误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

开始以为就是诺顿技术上的瑕疵,相信诺顿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当看到卡巴误杀紧随其后被炒得沸沸扬扬之时,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幸好专家指路,疑团大解。

这是本人看到的对诺顿事件最客观透彻的民间解释。
http://xuxiaohui.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7/200752210224.shtml
http://icecofee.techweb.com.cn/archives/2007/2007523900.shtml

简单说来,互联网加速了病毒传播的速度,传统模式下的先分析病毒后更新的方式在时间上总会跑输于病毒,为了更快速的对用户电脑进行保护,国际大牌杀毒软件厂商都开始尝试新的解决方法----通过用户提交特征病毒样本的方式解决,一旦特征样本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系统会自动将特征样本加入系统让用户下载以保护未被病毒感染的用户。

也就是说如果有10万人同时受到来自一个号码的垃圾短信,我们就认为这个号码是转发垃圾短信的号码,由于诺断在全球的用户数量最多,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本次误杀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就是短时间内大量的来自不同区域的机器都提交了xp的系统文件作为病毒样本,系统自动认为是病毒所以误杀。

那么既然不是病毒,为什么会提交?同时提交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http://xuxiaohui.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7/200752210224.shtml
可以得到答案。

结论只有一个,有人要整诺顿,这是个阴谋,但是制造这样的阴谋需要代价。

那么究竟是谁?无聊的网络攻击者?显然不是,因为实现这种方式需要付出金钱,如果没有利益,就是花几百估计也没有人干。
还能是谁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即懂技术又有利益冲突的群体,竞争对手。

本人对各个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开始以为是卡巴,原因是从国际市场来看只有卡巴真正会成为诺顿的对手。
可是当卡巴误杀再次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切真相大白。

同样的操作手法,同样的恶性炒作,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最低,恶意攻击一次不如两次,一箭双雕。http://icecofee.techweb.com.cn/archives/2007/2007523900.shtml

为了能够让大家有个理性的判断,再仔细回顾一下整个事件:
2007年5月18日,诺顿出现误杀
2007年5月18日 14:05,瑞星公布解决方法,并声称诺顿7000多用户大量向瑞星求助(赫赫,下次我们家海尔冰箱坏了我也会向西门子求助的)
2007年5月18日下午,几乎所有论坛出现完全一样的帖子,内容看似解决问题,其实更多的是在强调瑞星解决了诺顿7000名用户的问题,你们要投靠我才对。搜索一下数量,1小时内超过200帖,而且使用用户多为新注册用户,帖子样式完全相同。
2007年5月18日19:00,江民公布解决方法,同样口吻说接到诺顿用户求助。
2007年5月21日,瑞星再次暴出卡巴斯基于5月18日同样误杀xp,导致部分用户蓝屏,他们要替用户出头,声讨卡巴。
2007年5月23日,瑞星再次刊出文章"半年内22次重大误杀 卡巴斯基蔑视中国用户"并且翻出2006年2月的一次用户对卡巴斯基的起诉作为宣传点,在众多论坛、门户网站大肆传播。
2007年5月24日,江民开展"安全中国行活动,为国外杀毒软件免费救场"
2007年5月25日,最终在市场中形成了"国外杀毒软件不靠谱的"市场理论。

完美,真的很完美。从策划到执行都是那么天衣无缝。

不过越是完美越值得思考,两大国际杀毒软件在市场形式大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的时候,同一天都对xp系统都发生了致命的误杀,误杀的方式何等的相似。
只不过,诺顿用户受到了伤害,卡巴用户大规模幸免。

如果诺顿和卡巴斯基真正的从中国市场消失,相信这可以写进经典营销案例。
但是,我们真的不希望看到这一幕,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某厂商你,你该醒醒了,这样竞争太卑劣。
当然,某厂商的枪手们,你们也该醒了,因为又有活干了。
发表于2007-05-28
原来误报的内幕是这样的啊,还真是猜不到。
发表于2007-05-28
软件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竟然这样惨无人道。可耻!!lz说的是瑞星吧,他们这么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发表于2007-06-20
好贴,值得收藏,大家都顶

居卫净<A href="http://www.jwjbj.com/" target=_blank>http://www.jwjchina.cn/</A>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