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中国房奴代言人”与五平米“豪宅”诞生记

发表于2007-11-05
平米“豪宅”诞生记——“中国房奴代言人”的杰作 

一个白领,工作8年,收入远超同城的平均工资,但积蓄只能买得起5平方米的房子。 

于是,这个叫吕国华的年轻人实现了一个创意:建造了属于自己的5平方米“豪宅”。2007年10月“豪宅”竣工后,这位“中国房奴第一代言人”在此度过了一个周。 

“人生要在这5平方米中度过,可悲啊!”有参观者一声感叹。但旁边马上就有人反驳:“我觉得可喜——因为我们上班几年,都没有这5平方米。”
发表于2007-11-05
这是一座高3.2米、面积为5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主人吕国华在二楼直不起腰——他有1.74米高,而二楼只有1.3米高。“其实很好了,坐着躺着,还是蛮舒服的。”他盘腿坐在凉席上,一脸满足。1米宽、2米长的凉席,是他的床。而这里的楼梯,是一根钢管。 

小楼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一座大型商场前,在两边是30的商品房的夹击下,局促得像一个火柴盒。盒子里却塞下了几乎的生活必用品,吕国华坚持称它为“我的豪宅”。“是不是你在网上发帖,要建5平方米房子?”一个女孩认出了他,跑过来提出合影。 

住在“豪宅”的吕国华俨然成为一个明星,人们追捧他为“房奴代言人”。“十一”期间他在小屋里居住了七天,其间逾万人参观。而三个月前,这个房子还只是他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 

2007年7月13日,30岁的吕国华突然发现:工作8年后,他的8万积蓄,只够在厦门岛内买5平方米的房子。当天,他在网上发帖问大家:“没钱就买个5平方米的卫生间,请大家帮忙看看,怎么样隔成楼中楼?”
发表于2007-11-05
“最有才的帖子” 

帖子发在小鱼社区——厦门当地一个活跃的论坛。 

吕国华在里面写下了和同事发牢骚时的一些设想:“楼下1平方米的卫生间、1平方米的厨房、1平方米的餐厅,剩下的2平方米做客厅。全部用折叠椅,墙壁上挂液晶电视,说不定还能搞个沙发茶几。” 

“楼上的5平方米用来作主房,放个床垫和笔记本就可以了。梳妆台也搞一个,楼上到楼下用钢管上下吧。” 

“如果可以再买个半匹的空调,整个屋子就好温馨。”他继续写道。 

2005年下半年,略有积蓄的吕国华,动了买房的念头。“开始,我大多在一带看房。”吕国华说。厦门一称“鹭岛”,分岛内岛外,传统市区位于本岛内。当时岛内房价不到5000元/平方米,吕国华手头有4万,凑点借点能吃力按揭间。但他最后犹豫了,“再等等,房价说不定就降下来了。” 

他等来的是房价的飙升——2005-2006年,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蹿升了3000元。还没回过神,他已经无法指望的房子了。
发表于2007-11-05
吕国华后来总结,他的看房过程,从开始呈发散趋势。从生活区到岛内老工业区,后来开始考虑要不要在岛外买房子。 

到今年,他看房的足迹甚至已经跑出了厦门,到了的漳州市角美镇。那里的房子,每平方米只要3000元左右。但必须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进入厦门,还不能堵车。 

直到7月13日,在公交车电视新闻里吕国华听到,厦门岛内6月份房子均价为12300元/平方米。他算了一下,自己的积蓄只能买个卫生间。 

吕国华的帖子很快就成为热点,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有人建议“在一楼买,往下挖可以搞游泳池”;有人建议“在顶楼,可以多盖几层”;有人则回帖:“坚决不去你家吃饭,人多了饭桌还得搁马路上,让人参观”;还有人一本正经地提醒:“你不要算公摊吗?现在随便一套房子公摊都在20%吧?”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才的帖。如果真的能实现,楼主,钢管的钱我出了。”网友crymoon回复。 

另一位网友“扬一”,看了帖子后写道:“看着看着,想笑,笑完了,还真有种心酸的感觉。”
发表于2007-11-05
飙升的房价 

7月29日,行事认真的吕国华在网上发帖后,同时筹划着将梦想付诸实践。他专程一个人跑到厦门乡村,看能不能找到一块地,能用8万块钱盖起一座房子。他花了3块钱,坐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了厦门集美区后溪镇一个叫孙厝村的地方。 

在村边的田地里,他见到村民就跑过去问,“能不能在村里买地盖房子?” 

“问了好多个,都说不能卖。”吕国华失望而返。 

吕国华看新闻时发现,去年 9月厦门房价同比涨幅11.4%,排在深圳北京之前,居全国之冠,甚至引起国家发改委秘书长的批评。 

在厦门房地产业浸淫十年的知行房产的总经理谢凌峰介绍,由于受1998年“远华案”影响,厦门房价滞后到2002年才开始上涨,但随后一路高歌猛进。2002-2005年国家调控前,房价已翻了一番;去年下半年开始更是加速上涨,到今年一年时间房价又翻了一番。“涨得这么厉害,出乎很多人预料。”谢凌峰说,“今年10月前凡有新盘,都可以说是极度火爆,‘抢盘’时有发生,几近。”
发表于2007-11-05
10月15日,吕国华给记者发来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最新统计:10月的第二个周,厦门全市住宅成交均价已达15610元/平方米,岛内均价则突破2万元/平方米。 

该网6月底的一份调查表明,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厦门房价仍将持续上涨。 

现在的吕国华,早已不再去实地看盘,只不过偶尔在网上瞟几眼。“现在就是挤破头,也没有当房奴的资格了。”吕国华黯然。 

7月中,吕国华收到意外惊喜,网友“往事随风”愿意提供家里5平方大小的阳台。“他说如果觉得合适,真的在阳台上造楼中楼都没有关系。” 

那是一个三口之家,在一幢7层楼高住宅楼的五层。8月4日周六,吕国华前往察看。他看到阳台面积大小很合适,但是高度不足,无法隔成两层,只能辜负“往事”的一片好心。
发表于2007-11-05
“高房价、低收入,中低收入人群根本没有其它路可走。”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室常务副主任林粟如说。 

为解决其中的冲突,厦门2006年开始建立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包括保障性商品房、保障性租赁房、廉租房和安置房。该体系被认为能有效解决住房问题,成为全国典型经验。 

但进入该体系的前提是有厦门户口,吕国华不在此列,他“没有其它路可走”。 

“这一块的量太大了,我们也只能尽心、量力,先考虑本地人。对外来常住人口,考虑不是近几年的事。”林粟如说。 

“他们属于‘夹心层’,买房只能买商品房,但商品房又买不起。他们被遗忘了。”谢凌峰说。 

9月23日,小屋开始动工建设,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有两位热心网友甚至给吕国华发来房屋设计图,其中一位从事专业建筑设计。9月29日,房子完工。李凡说,整个小楼的成本价不足2万元。 

活动海报上的语言则带些诗意:“9月30日下午,厦门房奴代言人Mr.5开始五平方米空间生存。一个平凡小民的全部梦想、现实、苦恼、欢乐……都将塞入面积仅为五平方米的小屋内聚焦绽放。”
-----------------------------
发表于2007-11-05
但来做客的房产界人士告诉吕国华,按国家标准,根本不可能建这样的房子。“他提到房子要有消防通道,洗手间、床周围都有间隔要求。房子最高可以建3.2米,但算上楼板厚度,不可能这么高。” 

住小屋时,吕国华的女友小玉每天都会来看他。她觉得吕国华性格好,没什么脾气。两个人已经基本确定了关系。 

有次吕国华问她,是先结婚后买房子,还是买了房子再结婚。“其实男人就不该问这个问题,当时说出口就知道不应该。”吕国华说,当时小玉回答,如果有可能,还是先有房子再说。 

目前,不在小屋的时候,吕国华和他的两个妹妹住在一起,每个月房租1300元。为了省钱,房子租在一个比较偏的地方。每天早上出门上班,走15分钟才会有公交车站。 

李凡说,小房子会一直保留到年底。这个小屋没有产权,只是一个临时建筑,吕国华的“豪宅”生活并不能长久,但他细心保管着房子的钥匙,乐意有空就过来住在“豪宅”。 

他的行为,被更多认为是一种“行为艺术”,学计算机出身、一直做技术活的吕国华说他不理解这个词,在厦门生活10年里,租屋并没有给他归属感,但小屋的出现,使他这个平凡小民也体验了一把拥有 “豪宅”的梦想。 

“豪宅”内外,贴满了纸条,小朋友们画上自己心中的童话小屋,大朋友们则有话要说。 

“有这种生活真是太遗憾了,人生要在这五平方米度过,可悲啊!”“柠檬”一声感叹,但旁边马上就有人反驳:“我觉得可喜,因为他还拥有五平方米,我们上班几年,都没有五平方米。”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