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暴利税上调背后:油企多重利益间博弈

发表于2013-01-26

1月23日,中石油总经理周吉平宣布,2012年该公司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达2.78亿吨,同比增长2.8%,其中国内产量达到1.1033亿吨。创1998年以来新高。

这一产量也使得中石油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公司,其原油产量仅次于沙特阿美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超过了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知名跨国石油公司(IOC)。

但产量提高的同时,油价成本同样高企。“青海油田原油单桶开采成本已达55美元,而大庆、胜利等其他老油田也达到了30至40美元/桶”,1月22日,中石油某高层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样高的成本,IOC是决不会去开采的。”

中国油企“吃子孙饭”、国内高成本开采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然而在“石油战略安全立足国内”口号下,国内油企开采热情却不断高涨。长春租车近几年,建设新疆大庆(塔里木油田)、建设西部大庆(长庆油田)、建设海上大庆(中海油)等口号不断见诸媒体。

与此同时,油企们又开始要求政府提高石油特别收益金(即“暴利税”)的起征点。高成本的开采已经触动到它们的利益,有的油田在缴纳暴利税后,将可能出现亏损。

“其实中国完全没必要这样,”有沙特阿美驻华管理人员指出,“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在中东产油国心目中,中国市场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它们急需中国填补美国留下的需求。”

据其介绍,由于市场需求疲软,过去两个月,沙特方面大幅削减了本国每天70万桶的产量日。如果中国决定增大进口量,那么以沙特、伊拉克等国的产能,随时可以满足中国的新增需求。

不过,中国政府似乎并不打算改变高成本开采的现状。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以前要将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并要求企业全力提高国内产量。同一天,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也表示,公司计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外油气作业产量将占全国油气需求量的60%,国内油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

1月10日,中国石化协会透露,已向主管部门建议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并建议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从55美元/桶上调至70美元/桶。

暴利税似乎成为石油企业利润的决定因素。但石油企业宁可以高成本、高产量、忽视效率的追求自给率的背后,并不只有战略安全一个原因。

成本畸高

增产稳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对老油田的挖潜,以高成本“吃子孙饭”

“暴利税”设立初衷是通过税收方式调控垄断行业的高利润,将生产原油企业的溢价收益收归国家财政,再通过补贴等方式救助受油价影响较大的行业。

2006年3月26日,中国开始征收“暴利税”,最初起征点为40美元/桶。随后2011年11月1日起,暴利税的起征点由40美元上调至55美元。

这意味着油价超过55美元/桶时,油企就需开始缴纳暴利税:油价为55-60美元/桶时,按20%上缴;60-65美元/桶时,税率提高到25%;65-70美元/桶时,税率为30%;70-75美元/桶时为35%;75美元/桶以上时为40%。

不断增高的油价使得中国油企缴纳的“暴利税”暴增。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石化上缴暴利税376亿元,同比增长90%;中海油上缴319.82亿元,同比增长80.6%;中石油更缴纳了1024.58亿元,同比增长99.8%。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2011年国际油价较2010年有了巨大涨幅”,上述中石油高层说:“也幸亏这样,中石油等才确保了旗下所有油田都未发生亏损,如果当年油价在50美元以下,西部一些老油田的报表将相当难看。”

但事实上,暴利税并非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主因。

上述中石油高层介绍,近20年来,中国石油地质勘探并未取得特别重大的突破,因此包括中石油在内的三大石油央企增产稳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对老油田的挖潜,“在同一地层中,采用更先进办法驱油,以提高采收率;同时,在同一区块的更深地层中,寻找新的蕴藏”。

在新疆塔里木油田,很多油井都在地下5000米以下,有的甚至超过7000米。这种深度下的地热情况、地壳坚硬程度较2000米恶劣很多。吉林市租车不但对钻井作业的技术规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油管等相关装备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质量指标。这无疑大大推升了国内石油开采成本。

“井深加大,不但钻井成本大幅提高,而且对钻井钢管等也要求极高。2000年前后,我们甚至不得不进口大量日韩钢管,因为国产钢管到2000米之下就软得跟面条一样。”当地中石油官员无奈地说。

在陕西长庆油田,副总经理李安琪说:“要实现5000万吨/年油气当量,需要5万口油井和1万口气井,(成本)比大庆要高得多。”

然而,高成本开采并不影响各油田的开采计划。不论塔里木油田还是长庆油田,其管理层都在中石油总部的支持下,积极筹划如何实现年产量超5000万吨的计划,长庆油田甚至期望能将自己的产量提升至5750万吨/年以上,这是早年大庆油田创造的中国单产纪录。

“美国为了环境,规定东海岸12海里内禁止开采石油;日本更是大量进口石油回填地下,以备未来需求;而中国却在高成本的‘吃子孙饭’。”上述沙特阿美人士说。

上有暴利税,下有高成本,这正是国内石油企业面临的现状。

然而,中石油等却认为,保卫石油战略安全应立足国内,这是中央提出的方针,并非公司执意高成本开采。

NOC觊觎

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中国成为中东产油国的争夺对象

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12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达到了2.7102亿吨,较上年同比增长6.8%。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尤其在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地位更显重要。”上述沙特阿美人士肯定地说。

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商,也是沙特最主要的国家石油公司(NOC)。

公司资料显示,沙特拥有全球原油总储量的1/5,达到近2600亿桶。它不但拥有1000万桶/日的正常原油产能,还额外拥有200万桶/日的后备产能。当油价高企时,它会启动部分或全部的后备产能,来抑制油价;当油价下滑时,它又会迅速削减产能,以稳定油价。

更重要的是,受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产油国不但石油储量丰富,而且开采成本很低,有些地区甚至只有2-3美元/桶,这使得它们在全球石油市场中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上一页|1|
/1页